公司要闻

绿色生态是盐城发展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生态立市”战略,深入推进“绿色转型、绿色跨越”,夯实自然资源和规划的管理基础,进一步厘清全市自然资源“家底”,制作自然资源管理“全景图”,使其管理更科学、更有效率,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摸清自然资源“家底账”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服务“两海两绿”路径、推进“四新盐城”建设的神圣职责。 

对标建设生态新盐城,我市坚持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双管齐下,健全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推进耕地、林地、湿地和海域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重点抓好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增创生态优势、厚植绿色家底。不过,作为自然资源大市,盐城要想真正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并非易事。 

为给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我市高效推进“三调”工作,在全省率先查清各类自然资源的空间位置、范围和面积。全面提升基础测绘水平,深入开展1:500和1:10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稳步实施地质调查,市政府与省自然资源厅签署城市地质调查协议,先锋岛地质勘察成果投入应用。加快修测海岸线,已完成现场踏勘和外业测量工作。同时有序推进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已覆盖85个乡镇。 

在加快实施统一确权登记方面,我市制定出台全市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总体工作方案和年度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一批自然保护地、跨县(市、区)河流湖泊等重要自然生态空间统一确权登记,有序开展湿地、森林等统一确权登记,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完成我市境内麋鹿保护区、黄海森林公园、通榆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统一确权登记。 

“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滩涂渔业养殖等不动产登记衔接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同步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形成汇交成果,统筹实施森林蓄积量、水资源、湿地资源等调查试点,逐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统一的自然资源数据库。”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增产说,届时这项工作将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实现从分散到统一、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值得期待的是,我市正全力建设生态廊道,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继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年内新造成片林8.8万亩,改造提升现有林9.5万亩,新建森林村庄90个。围绕“中”字型生态空间,加快建设环市区高速圈生态廊道,串起沿线的绿地、水面、林地和基本农田,形成城市生态保护圈。全力争创国际湿地城市,深入实施湿地保护修复两年行动计划,力争高分通过国际湿地城市认证组织现场评审。 

绘就国土空间“规划图” 

高质量保护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而编制好、实施好国土空间规划,是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之一。 

5月28日,《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将坚持准确把握政府和社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土地、矿产、海域海岛等自然资源出让、监管和行政执法等工作中,平等保护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合法权益,全面实现自然资源领域的良法善治。 

事实上,今年我市不仅按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而且深入实施沿海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2019年至今年4月底,共办结农用地转用、城乡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建新方案等170批次、3.99万亩,办结用海项目1.85万亩,为盐丰一体化快速道路、SK动力电池、滨海港码头等一批重点项目,提供了落地空间和用地用海指标。 

快速办结项目的背后,关键是化繁就简。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围绕“六稳”“六保”提出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顺应社会期待,回应群众关切。围绕如何努力交出“双胜利”大考的合格答卷,市委、市政府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率领盐城人民迅速行动,抓“六稳”促“六保”,全面打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斗,筑牢“稳”的基础,守住“保”的底线。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与投资增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副书记糜海举例说,譬如以前哪些地块符合开发条件,要先到环保部门了解生态红线范围,再去林业部门了解保护区范围,然后去国土、建设部门了解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现在整合归并国土、规划、林业和海洋审批窗口后,实行“一窗受理”,建立“绿色通道”,截至4月底,大市区范围内累计办理各项行政审批事项1236件次。 

不仅如此,我市还编制一批重要空间规划。滨海港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港城总体城市设计和旅游、防洪等专项规划形成初步成果。环市区高速圈生态廊道、通榆河生态廊道、新洋港生态廊道、建军路商圈提升等专项规划落地实施。同时,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的意见》等10多项政策文件,完善11个县(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133个,落实规划空间1.9万亩,争取流量指标6500多亩,筹集建设资金31.6亿元。 

激活改革发展“一盘棋” 

今年我省明确了“全力精准保障、全面从严管理”自然资源的总目标,市委、市政府发出“坚定‘两海两绿’、建设‘四新盐城’”的动员令。相关部门紧紧围绕省、市决策部署,以机构改革为主轴,以突出自然资源中心工作为主体,以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主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奋力开拓发展新局面。 

一套任务“分解图”,划定出清晰的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对标建设产业新盐城,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效农业等重大产业项目、重点产业园区、重要产业载体,进一步优化用地、用海、用林等资源配置机制,提高项目建设、不动产登记等审批服务效率,为转型升级盘活更多“转”的空间、拓展更多“升”的渠道。 

对标建设开放新盐城,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机遇,以接轨上海、走向国际的理念,高标准谋划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高起点研究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高水平健全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城市设计等有关专项规划,优化城乡统筹发展布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打造“长三角的盐城”“中国的盐城”乃至“世界的盐城”提供前瞻性、引领性的规划支撑。 

对标建设生态新盐城,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推进耕地、林地、湿地和海域等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重点抓好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不断增创生态优势、厚植绿色家底。 

对标建设幸福新盐城,围绕加快改善苏北农民住房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综合运用镇村布局规划、土地指标交易等政策措施,优化布局、落实空间、筹集资金;围绕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统筹做好规划红线、设计要点、土地储备、挂牌出让等工作;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商贸、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着眼未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增产表示,将全力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确保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盐城落地生根。

【责任编辑:(Top) 返回页面顶端
 
地址:盐城市府西路1号国投商务楼    邮政编码:224100    电话:0515-80551609
技术支持:盐城市中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苏ICP备15057724号-1